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亚星[1] 臧埔 马琳[1] 张连学[1] 郜玉钢[1] 

机构地区:[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中药种质资源研究室,长春130118

出  处:《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年第4期291-294,共4页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18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38B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9046104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308-002)

摘  要:植物次生代谢的概念最早于1891年由Kossel明确提出,它是相对于初生代谢或基本代谢而言的。植物的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提高自身保护和生存竞争能力、协调与环境关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多数是其次生代谢物,特别是一些微量成分往往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和药理活性,如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平喘、扩张血管、强心、抗癌等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过敏、抗炎、抗氧化、抗癌、抗艾滋病等多种生理活性及药理作用,

关 键 词:次生代谢产物 药用植物 影响因素 黄酮类化合物 次生代谢物 相互作用 竞争能力 自身保护 

分 类 号:R284[医药卫生—中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