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平等观念的现代嬗变——以两类革命派的思想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The Revolution of 1911 and Historic Change of the Idea of Equality in Modern Society: Focused on Two Revolutionary Camp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瑞泉[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哲学系,上海200062

出  处:《学术界》2011年第7期40-52,259-263,共13页Academ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等观念在现代中国的嬗变与价值"(06BZX038)之阶段性成果;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401)的资助

摘  要:辛亥革命时期是现代"平等"观念在中国确立的重要时期,它与革命派中两类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刘师培章太炎等的无政府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刘师培采取卢梭式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路径。主张全面而彻底的平等,并且要根本上祛除国家政权,对于儒家传统的纲常则予以激烈的否定。章太炎从追求"毕竟平等"出发,也具有无政府主义倾向,他借佛学和庄子来论证平等的形而上学,走排遣名相的抽象路径,并没有完成"平等如何可能"的哲学论证,反而导致虚无主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第一次在国家根本大法层面上肯定了"平等"的价值,并承诺将其转变为社会政治法律方面的制度安排。但是孙中山主张机会平等,反对实质平等或结果平等,其经济平等的诉求远比其政治平等的要求激进,并且主张依赖"全能政府"来实现平等。他的权威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特征,与无政府主义虽然呈现为对立的两极,但同样都表明"平等"的嬗变尚在途中。

关 键 词:平等 刘师培 章太炎 孙中山 

分 类 号:K25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