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万丹[1]
出 处:《哲学动态》2011年第8期87-91,共5页Philosophical Trends
摘 要:内在实在论(internal realism)是由美国哲学家普特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当时有很大影响。随着普特南在20世纪90年代宣布放弃,似乎内在实在论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内在实在论一直不缺少支持者,很少有人注意到科学哲学家库恩也是一个内在实在论者。2009年著名科学哲学期刊《历史与科学哲学研究》第2期发表了一组共三篇有关不可通约性的讨论论文。由于库恩将不可通约性的实在论预设为内在实在论,所以该组论文对于不可通约性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内在实在论,其批判与反批判对于内在实在论的可接受性有了新启发,进而我们可以发现,普特南抛弃内在实在论的理由并非没有商榷的余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