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前与旋后法治疗桡骨小头半脱位疗效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玉刚[1] 陶茜[2] 李文宏[3] 刘会仁[3] 郑旭光 杨海涛[3] 张艳茂[1] 

机构地区:[1]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手三科,河北唐山063000 [2]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0 [3]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523-524,共2页Journal of North China Coal Medical College

摘  要:桡骨小头半脱位是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损伤。Foumier于1671年首先描述:多由小儿肘关节处于伸直,前臂旋前位突然受到牵拉所致,故又称“牵拉手”[1]。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1年3月间诊治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患儿132例,应用旋前与旋后法两种方法进行复位,结果报告如下。

关 键 词:桡骨小头半脱位 旋前法 旋后法 

分 类 号:R683.41[医药卫生—骨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