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凤亮
出 处:《南方文坛》2011年第5期67-72,共6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当代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海外视野"相关成果
摘 要:王斑,福建厦门人,1982年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英语学士,1985年于该校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旅美留学,先于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读比较文学,后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l993年获比较文学博士。随后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Stony Brook)任教七年,2000年转新泽西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2007年受聘为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与比较文学系教授。近年受聘兼任华东师范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学术写作涉及文学、美学、历史、国际政治、电影及大众文化。主要中英文著作有The Sublime Figure of History:Aesthetics and Politic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Irony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ction、Illuminations from the Past:Trauma,Memory,and History in Modern China、《历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纪中国的美学与政治》、《历史与记忆——全球现代性的质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等。与Ann Kaplan合编Trauma and Cinema,与张旭东合译本雅明的《启迪》等。1997与2001年两次获美国人文基金学术研究奖励。2008年7月,在美访学的深圳大学教授、副校长李凤亮先生与王斑先生进行了长篇访谈,内容涉及其学术经历、美学与政治关系、历史与记忆、全球化与现代主义、海外华人学者等。本刊特请采访者整理出有关美学与现代性的部分,以飨读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