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地区已婚育龄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及其干预效果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燕燕[1] 韩临晓[1] 袁秀英[1] 吕慧玲[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妇科,523326

出  处:《广东医学》2011年第16期2197-2200,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调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HPV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保密式问卷调查接诊的2 000例孕龄妇女的HPV感染相关因素并对HPV感染阳性者进行HPV亚型分析。然后将HPV感染阳性者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48例)、中药组(口服及阴道冲洗中药方剂,60例)和α干扰素栓组(α干扰素栓联合转移因子治疗,54例)。进行妇科临床检查和宫颈TCT检查,宫颈HPV16、18检查以及宫颈组织活检。结果共有162例患者检出HPV感染,发病率为8.1%。不同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905,P=0.015;χ2=26.552,P=0.000)。不同怀孕次数及性生活频率者HP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χ2=7.720,P=0.021;χ2=8.832,P=0.012)。HPV16、18型混合感染者比HPV16型感染者宫颈糜烂发病率高(χ2=34.131,P=0.000),低度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病率较高(χ2=30.098,P=0.000),CINⅢ发病率较高(χ2=43.024,P=0.000)。随访3个月,中药组的阴转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HPV发病率较其他地区报道的低,HPV感染与婚姻、文化程度、孕次和性生活频率相关。HPV16、18型混合感染者的病情较重。中药治疗HPV感染的疗效较好。

关 键 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癌 危险因素 调查 治疗 

分 类 号:R714.251[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