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2]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6期31-32,共2页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计划(0701039B);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1057)
摘 要:从全国主要枣产区引种15个枣(Ziziphus jujube Mill.)品种以及同属不同种的酸枣(Ziziphus spinosus Hu)和毛叶枣(Zizyphus mauritiana Lam.),以在土壤超高含盐量(2.75%NaCl)胁迫下全生长期栽培的成活率及不同阶段的保存率为鉴定指标,对它们的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枣北方生态型耐盐性普遍显著强于南方生态型,毛叶枣耐盐性最低,酸枣耐盐性强;在枣北方生态型中,西部地区主要栽培品种耐盐性明显强于中、东部地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在中、东部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中,金丝小枣、大瓜枣、灰枣表现出优异的耐盐性,著名优良鲜食枣品种冬枣的耐盐性最弱,其余枣品种耐盐性一般至良好;在枣南方生态型中,泗洪大枣耐盐性相对较强,南京冷枣在整个参试枣品种中耐盐性最弱。砧木对枣苗的耐盐性有重要影响。小枣的耐盐性普遍强于大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