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美债,到底赚了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娜[1] 袁野[1] 君水[1] 

机构地区:[1]《环球人物》编辑部

出  处:《环球人物》2011年第23期62-64,共3页Global People

摘  要:40年前,尼克松政府的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曾经傲慢地告诉他的欧洲同行,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彼时,中美两国还没有实现邦交正常化,中国的决策者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康纳利狂言”背后的意思。 40年后.“中美国”这个词被用来广泛形容最大消费国(美国)和最大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合作关系,更有人形象地将其解释为“美国消费,中国埋单”。作为美国最大的债主,中国开始真正体会到购买美国国债的风险和苦涩。

关 键 词:中国 美国国债 尼克松政府 邦交正常化 财政部长 合作关系 消费国 决策者 

分 类 号:F817.126[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