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完全控制后吸入激素不同方案的疗效比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恬华[1] 汤彦[2] 

机构地区:[1]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州市510150 [2]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出  处:《河北医药》2011年第18期2765-2767,共3页Hebei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哮喘完全控制患者继续吸入性激素(ICS)后症状积分、峰值呼气流速(PEF)和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白介素-5(IL-5)的变化对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轻、中度哮喘完全控制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为逐渐减量组,B组为维持剂量组,共治疗6个月。前3个月,A组轻、中度哮喘控制患者分别吸入丙酸氟替卡松(FP)250g/d和500g/d或等剂量其他激素;后3个月剂量分别降至125g/d和250g/d或等剂量其他激素。B组轻、中度患者分别吸入250g/d和500g/d或等剂量其他激素,维持6个月。监测哮喘症状积分、PEF、诱导痰EOS及IL-5浓度的变化,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9例轻、中度哮喘完全控制门诊患者,24例完成6个月以上随访,其余5例剔除,其中A组有2例(1例因痰诱导不成功,1例因自行停药),B组有3例(2例因痰诱导不成功,1例因自行停药)。哮喘完全控制患者采用上述2种治疗策略继续治疗,临床症状积分、PEF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持续性改善不明显,且2组间的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痰液EOS、IL-5在基线期与各个治疗周期结束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治疗方案对哮喘完全控制患者的症状积分、PEF、EOS和IL-5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持续坚持用药可以减少发作次数。尚需继续随访观察患者维持治疗及停药后的再发率和再发时间,从而更好地评估2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关 键 词:哮喘 糖皮质激素类 呼气峰流速 嗜酸性粒细胞 白介素-5 

分 类 号:R256.1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