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传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8期38-44,共7页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603031;编号:7107316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6CJY036);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摘 要:本文利用16035户样本数据分城乡估计了各省份20%最低收入人口的最低生活需要的中值,并将基本需要与各省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进行了对比,发现城乡之间的最低生活保障差异程度远大于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差异程度,若以基本需要为基准,存在向城镇居民提供过度救助福利但大多数农村则提供不足的问题。除了极少数发达省份,大多数地区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差异不大,但各地的低保标准以及补差水平存在极大的差异,越贫困的地区需救助的力度越小。从不同规模家庭的基本需要来看,城镇居民的家庭规模效应非常明显,但农村居民的家庭规模效应不大。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要实现的基本功能不同,因而基本需要也不同,但单一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并不能适应需求的异质性,以收入确定低保户并以低保资格为前提提供附带福利的做法需要改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