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的感知能力和跨文化交流——以及如何生成人类主体的新叙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Kathrine Elizabeth Anker 四锅头 

出  处:《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第9期16-19,共4页Contemporary Art & Investment

摘  要:在本文中,我将把建筑师菲利普·比斯利(PhillipBeesley)的动态雕塑作品《生命空间(Hylozoic Ground)》与关乎人类主体的一组理论和哲学研究相联系。在这种语境下,怀着"生命"和"意识"间之密切关系的预期,我将探讨"什么是生命"这一深刻的哲学问题。在亚伊尔·纽曼(Yair Neuman,2008年)和索伦·布莱尔(SrenBrler,2008年)的启发下,我将使用下述概念:"生命"和"意识"直接关系到身体内的各种交流过程,无论是有形可测量还是无法测量的。而且对这种交流过程最好的描述,是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建立分级模型——除了相互依存的各种交流。

关 键 词:生命 意识 生物符号学(biosemiotics) 信息符号学(cybersemiotics) 动态雕塑 移情(empathy) 

分 类 号:B031[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