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国生[1,2] 胡廷章[1] 唐华丽[1] 杨俊年[1] 李彦杰[1] 郑克均[1] 王启龙[1]
机构地区:[1]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4100 [2]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重庆4041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493-496,共4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1115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09BB5235);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KJ101102;KJ111115);重庆三峡学院科研重点项目(编号:10ZD-12)
摘 要:为了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前后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和优势菌群,从三峡水库消落带万州段6个采样区25个采样点采集土样,测定其含水率和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并用传统形态分类法鉴定土样中的优势放线菌和真菌。结果发现,淹没前0~20 cm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比20~40 cm土层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土层中的真菌数量明显多于20~40 cm土层,差异显著(P〈0.05);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与含水率呈一定正相关性,真菌与含水率呈一定的负相关性,但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淹没后土壤中微生物总量比淹没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细菌和真菌数量比淹没前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放线菌比淹没前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已从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中初步鉴定出优势真菌5属4种,放线菌4属。试验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消落带淹没前后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分布有所变化,淹没后土壤微生物基本能得到恢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3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