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建兵[1,2]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2]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出 处:《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71-76,共6页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安徽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项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走向"(YFC090153)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06JZD001)的阶段性成果;安徽省2009-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青年政治思想引领机制研究"(AHSK09-10D15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指泛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民族认同为基点,以民族情感为纽带,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以追求民族利益、维护民族尊严为目标指向的意识形态或实践运动。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唯有正面回应,才能有效引领。对此,需要从多维视角解析以概览其全貌;以审慎态度重构才能科学扬弃。Contemporary China' s Nationalism began to appear in the early 1990 of the 20th century. On the basis of protecting ethnic identity, national sentiment and national interests, China' s nationalism giv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realiz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safeguarding national dignity. Anyhow, facing new situation of the society and politics,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contemporary China' s nationalism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