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章迪禹[1]
机构地区:[1]《世界知识》编辑部
出 处:《世界知识》2011年第19期14-21,共8页World Affairs
摘 要:2011年9月6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详细阐释了中国选择发展道路的方向以及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意义。引人注目的是,通过这份白皮书,中国官方首次明确界定了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正如学者所说,中国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界定,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它表明了中国政府的立场,明确向世界宣告:在中国国家利益上,什么是不可碰触、不可逾越的红线,如果外部势力冒犯这条红线,将会引起怎样的后果。因此,"白皮书"这段表述立即引起各方热议与国际关注。在国内,学界和民众在予以充分认可和肯定的同时,也不乏异议。有人提到,本次对国家核心利益的界定,尚嫌笼统含糊,不够清晰明确,因为这几条似乎适合一切国家,也适合一切时代,未见反映中国在国家利益方面面临的迫切问题,范围过于广泛,对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甚至没有提及,换句话说,这样的界定对于中国具体制定和执行对外政策是否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就成为了一个疑问。中国为什么这样界定自己的核心利益?我们需要走入历史,回溯世界与中国对国家利益的认知之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