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龚旭初[1] 杨万富[1] 方勇[1] 丁晓雯[1] 陈旭[1] 屈卫龙[1] 许建华[1] 周鸣剑[1] 徐勇[1] 姜新林[1]
出 处:《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第9期1410-1412,共3页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对南通及周边地区2004-2010年共1867例毒蛇咬伤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南通及周边各区毒蛇咬伤发生率有明显不同,高发区集中在如皋市、如东县、通州市、南通市区(共占70.70%)。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99.63%),主要群体是农民(84.90%),女性略多于男性(男性∶女性为1∶1.08),高发年龄在40~69岁(72.74%),高发地区在农村,高发季节集中在夏秋农忙季节(6-9月占81.95%),高发时段主要在傍晚(20时左右),咬伤部位四肢占多(99.68%)。受伤者大部分能在24h内及时就诊(84.84%),严重程度不高(轻84.52%、重12.16%、危重3.32%),总体预后较好(痊愈98.77%、致残0.59%、自动出院占0.48%、死亡0.16%)。该研究反映了当地毒蛇咬伤流行病学的一些特点,填补了该项研究的空白,对当地毒蛇咬伤的防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2.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