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货币化现象的一个解释:基于对高储蓄率的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艳红[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出  处:《经济视角(中)》2011年第5期184-184,187,共2页Economic Vision

摘  要:M2/GDP是度量一个国家金融深化和广化的重要指标,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却远在经济发展之上,于是这个比率呈现一个畸形增长的态势。至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文在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二元GARCH-VECH经济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后.结果显示高储蓄率是M2/GDP比值高的格兰杰原因.而且它们之间有6ARCH波动溢出效应。因此,本文认为,高储蓄率是这个比率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本文认为要创新金融工具。增加金融品种,分散储蓄存款。引导高储蓄额向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

关 键 词:货币化 储蓄 

分 类 号:F822[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