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估计与实际通货膨胀表现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曦[1] 叶茂[2]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院岭南学院 [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79-190,共12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5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JL0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9);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GD10CYJ02)

摘  要:首先对长期和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决定因素进行区分,并论证在经济危机期间,心理和周期因素的影响将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暂时下降,因而新增的货币流动性不会立即体现为现实的物价上涨;但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向长期趋势回归,短期内积累的通货膨胀压力将会释放。通过带ARMA的时间趋势模型,利用1996年至2008年的季度数据,对2009年和2010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值进行预测;并结合现实的M1、M2和GDP数据估计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计算了实际通货膨胀。结果表明:在2009年至2010年间,流动性增发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为40%左右,实际通货膨胀为11%左右,即29%的通货膨胀尚未得以释放。治理我国通货膨胀的方法应包括:当前应实行以信贷政策为主其他政策工具为辅的货币政策,以治理通货膨胀;在未来,要明确宣布并实施盯住货币增速的单一货币政策规则,并深化价格体系改革。

关 键 词:通货膨胀压力 货币流通速度 “V型”反转 流动性 

分 类 号:F822.5[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