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胎换骨”诗法的道教术语渊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振谦[1]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出  处:《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147-151,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基  金:本人主持的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道教文化与宋诗研究"(项目号:10JYC751127);广东省"十一五"哲学社科规划青年项目(项目号:GD10YZW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夺胎换骨"是宋代重要的诗学术语,与道教内丹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晚唐五代道士吕洞宾最早提及"夺胎换骨"之语,宋代黄庭坚将之用于诗歌批评中,遂形成"夺胎换骨"诗法。黄庭坚提出的"灵丹一粒""、点铁成金"诗论也源于道教内丹术,与"夺胎换骨"关系密切,均将苦修作为学诗与修仙的关联点。这一关联点又对陈师道"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的诗歌主张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 键 词:夺胎换骨 道教内丹学 灵丹一粒 点铁成金 学诗如学仙 时至骨自换 

分 类 号:I207.21[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