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北京100081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出 处:《科学通报》2011年第25期2068-2074,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90053;4089005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81590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20300)资助
摘 要:利用重建的近千年亚洲-太平洋涛动指数和太阳辐照度时间序列,用统计方法研究了夏季亚洲与其周边的海陆热力差异在年代-百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太阳辐照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热力差异存在着90a左右、10-13和3-7a的周期振荡;在百年尺度上,热力差异表现出3次明显突变,它们分别发生在1305-1315年、1420-1430年以及1625-1635年.海陆热力差异与太阳辐照度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并且在250,120-160,60-70a以及15a变化周期上,二者的联系更显著.热力差异的3次突变分别对应着太阳辐照度的明显减弱或加强,并且滞后太阳辐照度突变时间12-22a,可能反映了太阳辐射对亚洲季风气候百年尺度突变的一种影响;在年代尺度上,热力差异突变与太阳辐照度关系不紧密,说明太阳活动可能不是影响亚洲-太平洋热力差异年代际突变的主要因子.与亚洲-太平洋热力差异比较,北半球年平均表面气温的年代际突变与太阳活动的关系更紧密,而气温百年尺度的突变与太阳活动关系较弱.
关 键 词:亚洲-太平洋涛动 年代-百年尺度变率 太阳活动 突变
分 类 号:P461[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5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