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卫军[1]
出 处:《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23-27,共5页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08ADJ001);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0BZX00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编号:2011-ZD-031);河南工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9BS065)
摘 要:当代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困境在于:在人学问题上的误区;自然价值论的证明;"自然主义谬误"的羁绊。马克思感性的人学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人"和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扬弃与超越。马克思感性的人学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出发点,从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入手,为环境伦理学摆脱本体论困境寻求一条可能的出路,进而从理论预设走向环境保护。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