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HBV核苷(酸)类似物的基本结构及分类探讨联合应用的合理性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颜学兵[1] 石银月[1] 武桂萍[1] 孔玮晶[1] 

机构地区:[1]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病科,徐州市221002

出  处:《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年第3期62-6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基  金:2008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课题(H2008026);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08KJB320017)

摘  要: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NA]为继干扰素后的又一类抗HBV药物,随着其临床推广及应用,出现的问题也愈来愈多。由于单一应用NA抗HBV的疗效有限和耐药问题,部分学者提出了初始或耐药后NA联合治疗方案,但至今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EBM)证明NA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增加疗效并降低耐药的发生。本文就NA抗HBV联合应用的合理性问题,谈几点个人肤浅看法。

关 键 词:核苷(酸)类似物 抗HBV药物 联合应用 理性 联合治疗方案 分类 结构 循证医学证据 

分 类 号:R512.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