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走向:从“无我”到“有我”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蔚荣[1] 周文杰[2] 

机构地区:[1]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53-57,共5页Thinking

基  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现代新美学范式的游戏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10YJA720044);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美学视域中的游戏本质研究"阶段性成果(W2010094);大连理工大学自主科学研究项目"游戏理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学研究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阶段性成果(DUT10RW315)

摘  要: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哲学"无我",哲学成了对各种文本的解读、成了概念积木的混搭,不再是源于热爱的批判和关切,不再是苦难生存中的引路阳光,也就不能在对现实的伟大满足中实现自己。因此哲学必然边缘化,个中缘由除了今天的实用社会对哲学的排挤以外,哲学自身的问题不容推卸。我们没有给哲学以时代根基,没有给哲学民族品格,没有给哲学以个性风采,自然也就失去了哲学应有的救赎功能,丢掉了哲学应有的位置。因此,将哲学从教科书背景中解放出来,真正创造中国自己的"有我"哲学,是时代交给哲学家的使命,也是当代中国哲学应尽的本分。

关 键 词:有我哲学 无我哲学 教科书哲学 

分 类 号:G222.2[文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