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利敏[1,2]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 处:《思想战线》2011年第5期92-97,共6页Thinki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灾变危机管理的社会协同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08BSH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机制及其组织策略"阶段性成果(07JC840002)
摘 要:从描述类型学的视角看,灾害集体行动可具体化为灾区内与灾区外、"天灾"与"人祸"、利他性与利己性、组织性与非组织性等基本类型。在对待灾害集体行动时,政府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技术或其他单一手段的管理策略,代之以"非结构式政策"进行柔性治理,即从信任、公私协力、危机管理和社会公平等角度进行综合治理。在灾害治理过程中,政府必须排除"人祸"责任主体的说法,通过灾害信息的及时播报、正向解释以及专家诠释等方式影响民众的灾害情境定调取向,将灾害导向"天灾"而非政府的疏失。灾害治理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媒体和民间力量的监督来协调相互冲突的行动和目标,使自发性、利己性和非组织性的集体行动被整合成救灾和灾区复原的重要力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