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晚晴[1,2] 连凤梅[2] 姬航宇[1,2] 陈欣燕[2] 仝小林[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出 处:《中医杂志》2011年第19期1696-1699,共4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0CB530601)
摘 要:中药量效关系是确定临床用药剂量的依据,是确保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化学药量效关系研究日臻完善,有着相对完善的概念、理论学说、原理、方法和应用,量效关系的参数、量效关系曲线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模式,而且仍在不断地完善。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缓慢。中医方药剂量理论散在于众多古今文献及名老中医临床实践应用之中,缺乏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国内各研究团队开展了中医方药量-效关系科学问题的探讨,但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现在的化学药理研究方法还不能体现方剂量效之间的关联,中药特有的量效关系研究方法尚属空白。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群体研究模式的量效关系数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应从影响量效关系的因素入手,发现量效关系与个体化治疗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建立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