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治道德”概念溯源及演变路径探究(周代-清晚期)——以政治参与主体为分析对象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栋[1,2] 郭学军[3] 徐承英[3]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 [2]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3]重庆三峡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11年第9期38-42,共5页Aesthetic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模式的哲学研究"(批准号:10xzx001);重庆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营造创新开放的文化发展环境与重庆文化软实力的培育"(批准号:2008-zx13)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两条主题线索:一是以历史性的叙论方法,将我国从古至今政治道德指称对象及政治参与主体的演变作一概要性总结梳理,二是在客观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论述政治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及由此带来的政治道德指称对象范围的扩展,即政治道德指称对象已不仅仅是指为政者的执政道德要求,它已逐渐向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扩展。这一划时代的根本性变化是历史的重大进步,为后来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做了前期铺垫,同时也必将为当代政治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关 键 词:政治参与主体 政治道德 演变 晚期 周代 路径 概念 指称对象 

分 类 号:D092[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