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三大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斌[1] 叶康涛[1] 戴德明[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北京100872

出  处:《经济纵横》2011年第10期27-30,共4页Economic Review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21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972131);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1XNH164);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品牌计划(10XNI010)的资助

摘  要:本文分析了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三大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情况。总体而言,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三大假说在中国得到了强有力的验证。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差异、公司控制人属性差异以及制度背景差异等,尤其是中国国有企业与西方私营企业在薪酬契约、融资行为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三大假说不适应中国上市公司的重要原因。在构建中国实证会计的研究假说时,有必要区分国企和民企并分别提出中国国情下的可行性假说,根据市场化发育程度适时调整控制因素,还要考虑依据行业性质、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对企业进行细分讨论。

关 键 词:实证会计理论 管理层薪酬假说 债务契约假说 政治成本假说 

分 类 号:F230[经济管理—会计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