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虚无 徒劳的呐喊——从叔本华哲学角度看《我弥留之际》中艾迪的形象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任月芳[1] 张文凭[1] 黄波[1] 

机构地区:[1]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1年第8期62-63,76,共3页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摘  要:福克纳在名作《我弥留之际》中,运用独特的手法刻画了本德伦一家,母亲艾迪是理解小说的关键人物,一辈子深受父亲"活在世上的理由仅仅是为长久的安眠作准备"这样生命虚无论的影响。本文尝试在叔本华哲学角度下,对艾迪作为少女、妻子及母亲的不同时期进行解读,揭示她受的虚无主义影响根深蒂固,也是她无法找到有意义的人生出路的根源。

关 键 词:艾迪 人物形象 生命虚无 叔本华 

分 类 号:I106.4[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