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曼曼 

机构地区:[1]浙江易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210018

出  处:《中国禽业导刊》2011年第15期50-50,共1页Guide To Chinese Poultry

摘  要:鹅副枯病毒病(GPM)是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97年2月由扬州大学王永坤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在国内首次发现。王永坤等首先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鹅群中分离出GP—MV/YG97、GPMV/JG97等多株病毒,并经病毒形态r、结构、理化、生物学特性和血清学等研究,证明本病毒为禽副粘病毒Ⅰ型。此病发病率为40%-100%,病死率为30%~100%。不同日龄的鹅均易感染,但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其中15日龄以内雏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随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下降,部分病鹅可逐渐康复。种鹅感染发病后,除死亡外,产蛋量下降,受精率也很低。本病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目前,本病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鹅群中流行,已成为我国养鹅业危害最大的传染病。

关 键 词:鹅副粘病毒病 禽副粘病毒Ⅰ型 烈性传染病 华南农业大学 SPF鸡胚 生物学特性 发病率 产蛋量下降 

分 类 号:S858.335.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