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颜》到《观音山》:李玉的精神漂流记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季晓宇[1] 

机构地区:[1]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1年第3期147-151,共5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摘  要:李玉作为当代中国电影导演中为数不多的女性青年导演,从她的处女作《姐姐》到《红颜》都有意识地关注了女性的精神困境,而《观音山》衍伸了这一命题展开对于个体命运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这是她有目的有指向性的改变。换句话说,从文艺片到商业片的转型也是李玉在创作中由传统叙事到自由表达的一种突破,尽管存在着差异,但李玉始终都在试图通过人物和故事传达她对于个体生命困惑的理解和解答。

关 键 词:李玉 精神困境 个体生命 悲观意识 

分 类 号:J90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