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沿海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携带WSSV和IHHNV的调查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家松[1] 李卓佳[1] 陈义平[2] 文国樑[1] 罗亮[1] 王奕玲[1] 冷加华[1] 曹煜成[1] 

机构地区:[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2]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266032

出  处:《中国动物检疫》2011年第10期44-45,共2页China Animal Health Inspection

基  金: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46);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3B10);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YD05);广东省科技计划(2010B02030900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151030002000008);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0901B02;A201001B02)共同资助

摘  要:2010年4月至12月间,对广东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高位池精养、土池半精养和滩涂混养三种养殖模式中的17口池塘进行了采样,检测对虾携带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状况。研究表明,养殖对虾均不同程度携带病毒,而且WSSV感染程度要大于IHHNV,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影响对虾感染病毒程度。水质生态调控技术和混养模式对对虾病毒性疾病控制有良好的作用,这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 键 词:广东沿海 凡纳滨对虾 病毒 调查 

分 类 号:S917.4[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