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秋弘[1]
机构地区:[1]沈阳音乐学院钢琴系
出 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199-201,共3页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2010年度获批沈阳音乐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号:2010KYB143
摘 要:"双钢琴"是一种奇特的钢琴表演形式,以多位演奏员驾驭两台钢琴同时进行演奏。这种音乐形式所能携带的信息含量无论从和声复杂程度、声部数量方面还是在表情细节方面都是其他钢琴演奏形式所不能比拟的。虽然"双钢琴"这种表演形式与"四手联弹"有相似之处,但其协作能力要求之高、声部细节表现能力之复杂又不是"四手联弹"所能与之匹敌的。同样,在复杂的和声结构、声部框架、节奏组合的互相作用下,必然使音乐具有"交响化"特征出现。拉威尔创作于1920年的《大圆舞曲》是用来说明"交响化思维"最贴切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先有为双钢琴创作的版本,同年又由拉威尔本人改编为交响乐版本。众所周知,配器的过程就是为音乐赋予音色与色彩思维的过程,因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交响乐版本的《大圆舞曲》即是由作曲家本人对双钢琴版本赋予"交响化思维"的最有力解释。本文从两种版本间比较、分析出发,并结合钢琴自身乐器特点及笔者在研究中总结的经验对如何在演奏《大圆舞曲》时融入交响化思维进行阐述,以期为读者在处理类似的作品时起到抛砖引玉的参考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