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20世纪80年代的父亲形象——第四代美术家与第五代电影人的乡土情结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希[1] 刘杨[2] 

机构地区:[1]重庆邮电大学 [2]重庆大学电影学院

出  处:《艺术教育》2011年第10期30-32,共3页Art Education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关于性别的表达,使乡土现实中"父亲"形象成为中国艺术的独特印象,历史机遇让罗中立、陈丹青等第四代美术家成为中国画坛的核心人物,也让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等成为第五代电影人的中坚力量。第五代电影对"父亲"的描绘与第四代美术家对"父亲"的摹写遥相呼应,这种巧合是一种不约而同的选择。无论在文化意义、社会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电影与绘画创作中的写实、怀旧、反思、批判成为文艺创作上的必然,这又与现代性的社会转型极为矛盾。于是,在艺术家的社会焦虑与全方位的影像造型中,父亲的形象却愈加鲜活起来。

关 键 词:乡土 父亲 造型 “第四代”美术家 “第五代”电影人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