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诗学中的虔诚味论  

Bhakti Rasa Vada in Sanskrit Poet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尹锡南[1] 

机构地区:[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出  处:《南亚研究季刊》2011年第3期84-89,6,共6页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

基  金: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人才基金资助;并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文论史>(08BWW01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梵语诗学味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客观含义的味逐渐演变为主观色彩浓厚的味,最初带有审美意味的文学味论不断地宗教化,进而在中世纪演变为彻底的宗教美学即虔诚味论。虔诚味论的出现给梵语诗学的晚期发展与中世纪印度方言文论的萌芽和发展施加了双面影响,它也对近现代印度宗教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泰戈尔的宗教诗歌集《吉檀迦利》便是一例。Rasa vada or rasa theory in Sanskrit poetics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of evolution.There was two-side influence of Bhakti rasa theory on the later phase of Sanskrit poetics and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Indian literary theory in local languages,and it was also constructive to the modern Indian religious literature.

关 键 词:梵语诗学 虔诚味论 印度方言文论 《吉檀迦利》 

分 类 号:I351.06[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