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莫卫海[1] 徐宁达 曹建斌[1] 贾晓军[1] 李显鹏[1] 张梅刃[1] 卜晗[1] 林苗正[1]
机构地区:[1]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2]深圳市第二中医院,广东深圳518034
出 处:《新中医》2011年第11期72-73,共2页New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内服治疗肩凝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96例肩凝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对照组各32例,治疗A组内服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结合治伤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治疗B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秋水仙碱片,结合辣椒碱软膏局部外涂、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则单纯行局部按摩及功能锻炼治疗。用药第5、10、15天观察疼痛、压痛和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A、B组治愈率分别为28.13%、21.88%,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0.63%;对照组治愈率为9.38%,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B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与治疗B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治疗B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第5、10、15天大体评分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拟中药百慈解凝汤治疗肩凝症临床疗效肯定,有一定应用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