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性·普适性·超越性——对《前赤壁赋》的多重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奉柳[1] 朱婧[1]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6期227-228,共2页

摘  要:苏轼的《前赤壁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内蕴以及多重阐释性。首先,它具有特殊性,因为它不同于传统一般的山水游记,文章既是写实,又是写虚。其次,它又具备普适性,因为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是人类共有的。最后,它还具备超越性,超越时空、超越文学领域,超越文字本身,带给读者各种不同的联想及感受。

关 键 词:《前赤壁赋》 特殊性 普适性 超越性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