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6期227-228,共2页
摘 要:苏轼的《前赤壁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奇文。这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内蕴以及多重阐释性。首先,它具有特殊性,因为它不同于传统一般的山水游记,文章既是写实,又是写虚。其次,它又具备普适性,因为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是人类共有的。最后,它还具备超越性,超越时空、超越文学领域,超越文字本身,带给读者各种不同的联想及感受。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