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孔卫红[1,2] 叶志中[1,2] 李博 何伟珍[1,2] 陈雅硕[1,2] 谢燕[1,2] 尹志华[1,2] 

机构地区:[1]广东省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香蜜湖风湿病分院 [2]广东医学院风湿病研究所,51804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第20期3721-3723,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国家"十一.五"科技项目(编号:2008BAI59B02);深圳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编号:2005C10)

摘  要:目的:探讨苯丙氨酸免疫吸附(PH-350)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重症SLE患者78例,均合并重要器官受损,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10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PH-35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LEDAI评分及抗核抗体(ANA)滴度、抗双链DNA抗体(ds-DNA)定量、抗核小体抗体(NUCL)定量、免疫球蛋白、补体C3、C4、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电解质、肾功能、肝功能等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9例接受免疫吸附治疗的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后(当天、2周、6周、12周),血沉、CRP、免疫球蛋白、ANA滴度、ds-DNA定量、NUCL定量、SLEDAI评分等明显下降(P<0.05);白细胞、血小板上升更快、更明显(P<0.05),其他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改变,无肝肾功能损害(P<0.05),临床症状更快缓解(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吸附治疗重症SLE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无明显副反应。

关 键 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 苯丙氨酸 免疫吸附治疗 临床疗效 

分 类 号:R593.24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