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79年至1984年的中国电影表演美学  被引量:1

The Aesthectis of Performance in Chinese Film from 1979 to 198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厉震林[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教授200040

出  处:《当代电影》2011年第11期82-87,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2011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项目<新时期电影表演美学史述>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1979年至1984年的电影表演美学,处在历史断裂和文化转型之中,可以概括为表演美学的"重估时代",电影表演成为历史和文化的替身以及假面。它是从两个方向发展,一是自发性地与"文革"之前的电影美学接通,采取了一种古典主义的美学态度,乃是一种"表演复古运动";二是在电影导演"现代化"诉求的"总体构思和直接指导下",开放性地与世界电影表演思潮初步"对话",选择了一种现代主义的美学方针,可谓一种"表演洋务运动",从而使电影表演成为了历史和文化的"意识形态腹语术"以及电影美学较量的"意识形态腹语术",形成了表演和潜表演的深度互动关系,也使电影表演自身成为了一种"人类表演学"的文化现象。

关 键 词:1 979—1 984表演美学 重估时代 自发性 开放性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