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爽[1] 周林[1] 黄晓敏[1] 高晓霞[2] 孙悦[3] 曾常青[3]
机构地区:[1]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2]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3]广东药学院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中药材》2011年第8期1206-1208,共3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451022401001607);中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2010H017)
摘 要:目的: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对钩藤属的常用中药材大叶钩藤(Uncariamacrophylla Wall.)进行遗传分析,阐明大叶钩藤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通过改良CTAB法提取大叶钩藤植物总DNA,利用通用引物对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运用Clustal X,BioEdit和PAUP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大叶钩藤植物的rDNA ITS区序列长度为718 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大叶钩藤与Genbank中已有的钩藤属植物相似,在系统发育树中与钩藤属植物Uncaria guianensis(AJ414546)和Unacria africana(AJ414545)聚类成为一枝,又与钩藤属的钩藤(U.rhynchophylla,AJ346900)、华钩藤(U.sinensis,FJ980386)、毛钩藤(U.hirsute,GU937110)和无柄果钩藤(U.sessilifructus,GU937111)并排聚类成一枝。结论:基于rDNA ITS区序列的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大叶钩藤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分析,为钩藤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