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均田农户生计考察——基于制度运作实效的解读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商兆奎[1] 

机构地区:[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凌712100

出  处:《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75-79,共5页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历史自然灾害与农业技术选择"(项目编号:10YJC770071)

摘  要:通过对唐代均田制的考察发现,均田制度设计与运作实效之间存在巨大落差,均田农户实受土地只有40唐亩左右,尽管与实际耕种能力相适宜,但是由于承担的仍是100亩土地的赋役标准,造成农户负担异常沉重。传统社会无法提供均田制扎根生长的土壤,统治者的阶级属性和剥削本性决定了农户生计处于一个低水平的状态,这就很难把均田农户固化在土地上,所以看似合理的制度设计,实际上只是一个陷阱,得到的是双输的结局。

关 键 词:唐代 均田制 农户生计 均田陷阱 

分 类 号:K24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