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中国古代“鬼戏”的功能与结构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心悦[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

出  处:《戏剧文学》2011年第11期51-54,共4页

摘  要:古代劳动人民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决定了人们相信"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人们关于鬼神的思想也为"鬼戏"的出现奠定基础。"鬼戏"来源于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开端。早期的"鬼戏"具有祭祀娱神的功能,而慢慢发展为表达作者情感,宣泄作者感情的代言功能。"鬼戏"的结构也从原始结构逐渐发展成熟。

关 键 词:“鬼戏”功能结构《东海黄公》《窦娥冤》《倩女离魂》《牡丹亭》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