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R. A. Scott
出 处:《石油地质科技动态》2011年第5期76-92,共17页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Petroleum Geology
摘 要:新地岛地区发育了一条主体西倾的褶皱冲断带,这个褶皱冲断带分隔了两个性质差别很大且沉降史不明的两个含油气盆地。一个盆地位于前陆一侧,是东巴伦支海大陆架上的一个深水坳陷,什托克曼(Shtokman)凝析气田就在此盆地中;另一个盆地位于后陆一侧,是南喀拉海盆地,是富含天然气的西西伯利亚盆地向北延伸至海中的部分。新地岛地区的很多挤压变形记录可能都晚于附近盆地开始沉降的时间,因而可能对这些盆地中的油气系统有潜在的巨大影响。在所有的地形图上,新地岛地区都具有两个很明显的构造特征,即相对于乌拉尔造山带其余部分大约600公里的位移和平面弯曲形状(凸向巴伦支大陆架方向)。为新地岛褶皱冲断带建立的任何区域构造模型都必须能够解释这些一级构造特征,而且已有文献就其成因机理、几何形态和形成时间提出了多种观点。不过,就我们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之前还没有人试图将新地岛地区的构造几何形态与其平面弯曲形状的潜在成因机理联系在一起。本文利用野外观测资料、地质图和卫星图象解释成果等,论证了新地岛地区的构造几何形态与附近的东巴伦支大陆架上诸盆地间的关系。研究中并未发现能够支持之前将该褶皱冲断带解释为一个弯曲造山带(原来的线性变形带发生弯曲)或者一个发生过远距离搬运的薄皮外来体的有力证据,因此认为,新地岛相对于乌拉尔造山带其余部分的位移是因波罗的陆缘上原来存在一个海湾而形成的一种重要构造特征。
关 键 词:大地构造 新地岛 巴伦支海陆架 俄罗斯 北极 褶皱冲断带 造山运动
分 类 号:TE111.2[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