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柳区砾岩地质时代厘定的微体古植物新证据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韦利杰[1,2] 刘小汉[1] 严富华[3] 麦学舜[3] 李广伟[1] 刘小兵[1] 周学君[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3]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10期1424-1434,共11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631004)资助

摘  要:柳区砾岩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后产出的陆相山前磨拉石建造,记录了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后期的丰富地质与古环境信息.本文对其中泥岩和泥质粉砂岩夹层进行了孢粉学研究,初步结果显示柳区砾岩中上部出现逐渐增多的渐新世孢粉组合,说明柳区砾岩建造的时代可上延至渐新世.这套孢粉组合以落叶阔叶被子植物为主,含一定量的松科等针叶裸子植物和少量的常绿阔叶被子植物等组成的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植被,反映了暖温带或温带的气候环境特征.这一结果为深入研究新特提斯洋闭合后藏南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和古海拔高度提供了新的重要制约.

关 键 词:藏南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柳区砾岩 孢粉组合 渐新世 

分 类 号:Q914[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