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红翠[1]
出 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09-112,共4页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7BZW007)
摘 要:作为上世纪30、4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重要成员,萧红不仅用自己细腻、大胆而又充满顽皮童真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从旧家庭中逃脱出来的柔弱女性内心的坚强成长,也以女性特有的生存经历见证了文学人生在那个不平静年代中的特有景象。萧红的写作中有着坚实的乡土元素,乡土气息是萧红生命及其文学世界中最浓烈的品质。但同时,萧红又有对都市更深层次的纠结与矛盾,这与萧红在都市中经历的战争、流亡、饥寒等生存体验紧密关联。所以在萧红的生命视野中,既有顽强的乡土意识,又有敏感而矛盾的都市意识。并且,在矛盾的都市意识中,萧红最终选择以乡土为最后归宿。本文以《小城三月》为阅读起点,从文学与人生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梳理萧红文学中矛盾的都市意识,及其乡土回归的最后选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