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部灰阑记为例,浅析中外戏剧创作原则之异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显军[1] 应娜琳 

机构地区:[1]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 [2]江西省新建县第二中学

出  处:《山花(下半月)》2011年第11期157-158,共2页MOUNTAIN FLOWERS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灰阑”——两种灰阑记文本的解读》科研基金项目成果

摘  要:在东西方戏曲与戏剧的创作过程中,作家都遵循着一定的创作原则,也就是按一定的剧目体制要求进行创作。在不同年代、不同民族,这些创作原则可能截然不同,可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都代表了一个时期内一个民族的主流文化思想。如今,回过头来将同源作品的不同创作原则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一些原本毫无关联的相似点。本文将以《包待制智勘灰阑记》与《高加索灰阑记》为引,探讨元杂剧的“一本四折”、欧洲的“三一律”以及现代戏剧复杂的创作原则,发掘其中的相关之处,感受东西方戏曲戏剧在场次安排上的不同特点。

关 键 词:创作原则 现代戏剧 《包待制智勘灰阑记》 《高加索灰阑记》 异同 “三一律” 创作过程 文化思想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