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荷玉
机构地区:[1]江苏张家港市暨阳湖实验学校
出 处:《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33期93-93,共1页Reference f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摘 要:我在平时工作中常常发现很多教师看到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表现,通常会把学生找过来就他们的错误狠狠地批评和教育一番,然后学生一言不发、低头认错,表示要改正错误,一次所谓的教育就算结束了,而时隔不久这名学生可能又会犯上同样的错误。很明显这样的教育没有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理,更没有挖掘到他们犯错的思想根源,这样的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效果甚微。其实发现问题与解决方法之间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的心理分析。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现?而不是那样的表现?心理分析是什么?就是用我们的眼睛和我们的内心去洞察学生的心理。可见教育转变不只是转变学生的行为举止,更重要的是转变他们行为举止背后的心理依据。以下是我教育过程中经历的一个教育案例,供大家分享,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