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黎国韬[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26-32,共7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汉唐戏剧新考"(11YJA75103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项目"中古戏剧新探"(GD10YZW01)
摘 要:清商乐是中古至为流行的音乐之一,其曲辞也是中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了隋唐时期,此乐却逐渐走向衰亡。关于衰亡的原因,学界尚缺乏较全面的讨论,就此展开探析,似可归结为以下几点:其一,隋文帝平陈获得南朝清商乐后,强令"去其哀怨",遂使此乐丧失了最基本的艺术风格;其二,隋文帝以后几乎没有哪一位隋、唐皇帝特别喜欢清商乐,以致朝廷也不够重视,遂令它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三,清商新声当时须用吴音演唱,不易被北方听众接受,而缺少精通吴音的歌工,也令此乐后继无人;其四,特点相近的音乐艺术的竞争,特别是《西凉乐》和"法曲"的兴起与盛行,对清商乐形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西域胡乐的冲击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其五,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阻碍了清商乐的继续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