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祁怀高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年第12期23-28,共6页History Teaching
基 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基金项目号:05JZD00010。
摘 要:以往我们对中国抗日战争相关的国际法问题研究不够,以至在国际舆论上出现作为受害者的中国却是国际法的违反者这样的怪论。笔者从国际法学的视角出发,以中日战争起源问题、中日两国宣战问题和日本在华化学战等三个案例,对中国抗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通过诉之于国际法这一任何民族都必须承认和通用的"语言",认为中国抗战是一场中国反对日本非法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时,借鉴国际法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应有之义。The author takes the view of international law, analyzes three issues of China’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The first issue is about the origin of Sino- Japanese war, the second is about China and Japan declared war with each other, the third is about Japanese use and abandonment of chemical weapons in China. From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suggestion that Chinese scholars should use the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law to study China’s resistance war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