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肠套叠的诊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叶根榕[1] 苏诚[2] 

机构地区:[1]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第S1期115-116,共2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肠套叠在临床表现、病理、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特点。【方法】总结25例小儿慢性肠套叠病例,从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与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小儿慢性肠套叠常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误诊或漏诊,发病年龄较大,多在3岁以后。肠套叠"四大征"并不典型,而纳差与消瘦发生率高。多为继发性肠套叠,如:回盲部淋巴瘤,小肠憩室或小肠多发息肉等。原发性者发病年龄较小。【结论】小儿慢性肠套叠发生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年龄较大,多为继发性,根据其临床表现、X线检查可获诊断,治疗方法以外科手术为主。

关 键 词:肠套叠 慢性 儿童 

分 类 号:R726.5[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