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地区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区域成矿模式  被引量:8

Mineralization process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metal deposits in central Fujian Provinc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达[1,2] 吴淦国[1,2] 高天钧 狄永军[1,2] 余心起[1,2] 黄火剑[1,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福建地勘局,福建福州350003

出  处:《矿床地质》2006年第S1期387-390,共4页Mineral Deposit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50);地质大调查资源评价项目(1212010533105)的资助

摘  要:根据闽中地区矿床、矿化特征及成因特征,将该区划分为7个成矿系列、15个矿床式。成矿系列一般表现为复合型,主要特征是早期形成的矿化层位,后期(特别是燕山晚期)受到强烈的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主要铅锌铜矿床都是在新元古代裂谷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并受到了后期强烈的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作用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不同时期的海相火山及陆相火山作用,潜火山和中浅成侵入作用等。在对该区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特征、矿产时空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闽中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关 键 词:成矿系列 成矿作用 金属矿床 闽中 

分 类 号:P618.2[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