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达[1,2] 吴淦国[1,2] 高天钧 狄永军[1,2] 余心起[1,2] 黄火剑[1,2]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3]福建地勘局,福建福州350003
出 处:《矿床地质》2006年第S1期387-390,共4页Mineral Deposit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2050);地质大调查资源评价项目(1212010533105)的资助
摘 要:根据闽中地区矿床、矿化特征及成因特征,将该区划分为7个成矿系列、15个矿床式。成矿系列一般表现为复合型,主要特征是早期形成的矿化层位,后期(特别是燕山晚期)受到强烈的岩浆热液叠加改造。主要铅锌铜矿床都是在新元古代裂谷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并受到了后期强烈的构造岩浆叠加改造。与成矿有关的岩浆作用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不同时期的海相火山及陆相火山作用,潜火山和中浅成侵入作用等。在对该区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特征、矿产时空分布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闽中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