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本刊编辑部 薛舜尧[1] 刘逢安[1] 张士柱[1] 王泉财[1] 余彦隆[1] 吴苏琳[1] 杨广辉[1] 隋建强
机构地区:[1]总参军训和兵种部
出 处:《解放军生活》2006年第12期6-13,共8页
摘 要:毫无疑问,中原腹地无名小镇确山,由于十月中旬一场看似普通实则意义特殊军事演习的光临陡然引人注目。确山演习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具有许多的“第一次”属性: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由总部机关对步兵师实行整建制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考核;首次由总部依托院校,科研机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和部队的力量,运用“演习评估系统”实施军事演习科学评估;第一次变军事演习按预案推进为随机进行;中国军方首次通过媒体,无保留地披露了演习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演习结束,硝烟散尽。但确山军演意犹未尽。作为参与确山军演报道的媒体之一。我们充分感受和领略了这场演习的开放和透明。如果说“确山军演”成为2006年媒体军事报道使用最频繁的词汇,我们认为原因不仅在于以上的那些第一次突破,而且还有它全方位、全过程的向媒体开放的姿态。这姿态让确山军演成了我军军事演习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公开亮相。这姿态是一种能力。这姿态让确山军事演习的里程碑意义有了更加深刻和丰富的内涵——它预示着中国军队更深层次的成熟——那是我们更加期待的承受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